政治新授课教学范式
实验高中教研组 时间:2014-10-23
政治新授课教学范式
刘海燕
新授课就是教学新内容、新知识的课,是基本课型之一。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新授课占课时总数的70%以上。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课堂教学组织环节的科学性,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本人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及实践,总结出政治新授课以下教学流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预设旨在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效率意识,目标定位应该清晰明了。学生读完后应清楚的知道这节课我要会些什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政治学科特点,应该列出具体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明晰新授内容的引导方向,切忌大而空的程序化表述。目标中多用动词,比如在学习《国家财政》这一框题时,学习目标可设置为“能够叙述出财政的作用,能正确判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另外,新授课要立足于学情,立足于阶段性的教学定位,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学习的重点、难点的预设和分析要正确、科学,着力于学生有充足的认知收获和学习感悟。
二、自主学习(要求以概念、原理、观点为主线,自主理解教材知识)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政治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课本就成为学生最佳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对原有知识进行引申和扩展,这样获取新知识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的直接灌输。基于这样的理论,我通常的做法是导入新课后,先展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思考题,并要求学生以此为线索自学教材,逐步找到学习目标中所要求的基本内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形成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图”,也就是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表示出来,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的连贯性及知识的整体性。这将极大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上面的环节完成之后,让学生相互比较各自构建的“知识结构图”,从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学氛围。接着,教师呈现出精心设计好的“知识结构图”,(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自我思考与知识的完善。至于自学思考题,设置较简单,通过自学,基本上都能掌握。
三、合作探究
合作什么?探究什么?需要教师上课前有充分的准备。一节课大约设置两三个探究题,其实也就是与本节课重难点相关的题目。形式有多种,难点问题可以让小组直接讨论,也可通过情景材料设置思考题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适时选取情景材料很重要,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国际、国内或是发生在本地的新闻热点材料。这样不但学生有兴趣,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材料深入细致的分析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是一个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迁移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落实教材知识点的过程,这样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郑州地铁、征收房产税等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可设置探究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巡回指导,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给予分析点拨。同时,要将学生讨论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起来,同教材基本原理加以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中心问题,找到释疑重点知识的突破口,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四、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图,以重点知识为突破口来精讲教材知识,也就是讲本节课的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其实,在实践中这个环节也可与第二环节交替进行。学生可以先展示,不会的同伴补充,再不会的教师就可以将此中心问题贯穿于教材知识、德育教育之中,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深入分析所设置的材料,形成一条教学思维主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教学思维主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当然,除了热点材料之外,还要精选一些高考典型题目做到讲练结合)。这样,教师的引导、点拨、释疑与学生的自学、研读、讨论、练习相结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教师有条理的精讲,还会进一步消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问题,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适应高考考察能力需要的目的。
五、巩固深化(当堂检测)
郑州市提出的道德课堂中要求教师上课三问。“你将带学生去哪儿?你怎样将学生带到那儿?你如何确信你已经将学生带到那儿?那么这个环节就是第三问了。一堂课热热闹闹结束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运用,对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来说,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检测才能真正心中有数,同时进一步落实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对处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来说,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才能检测出自己当堂课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并学会了运用,以便于以后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所选题目要精,要新,有层次。对于政治课来说,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题。通过主观题的训练可以总结出做大题的方法和技巧。总之,通过这一环节,更有利于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积累经验。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四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将会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高考对学生不断提出的多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