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实验高中教研组 时间:2014-10-31
在最近一段里,我在教学上有如下的提高和感悟。
先说提高:
首先,课堂更注重板书了,以前板书很少,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备课过程中加大了对板书的设计,并尽可能的将设计的板书在恰当的时间写到黑板上,曾记得刚讲课时,对着PPT,老忘记写板书,想起来写板书时,这张PPT或者这个知识点已经过去了。不过,对于板书的整洁和字体的工整上我还要下功夫。
第二,在课堂中更多的把注意力关注到了学生:更多的去根据学生的反应来适时的调整讲课内容,比如我如果讲一个知识点,感觉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的话,我会再讲一遍,并询问学生。另外,课堂上我比以前更多的引导学生张口说,在一些知识点上面,我在讲解时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说,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
第三,在整节课的流程上,自己在导入、目标展示、新课阐述、知识点讲解方面做的都比较自然了,但是后面小结和回扣目标还有待提高。
再来说反思和感悟:
1.教师个人的成长,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积淀。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有所悟、有所得。只有会反思、会改正的教师才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好的教师。
当老师这么久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有些成熟教师,猛一听他们的课,觉得讲课水平可以,也不是特别让人眼前一亮,自己和他们相比,只是差一点点。但是真的是差一点点吗?现在的课堂实践真实的告诉我,想要弥补这一点点的差距我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不得,捷径也有,那就是刚才说的多反思、多改正。
2.好的课堂,一定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课堂。
一节课,尤其是理科的课,好不好,看什么?看大部分学生有没有在这节课上展开自己的思维,开动自己的脑子,去面对课堂上的问题,主动思考,主动解决,更好的是,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能够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看法。
在我的最近的几节课中,我注意了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引导。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逐步来思考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及问题解决。抓住了两个贯穿四个实验的问题:一是这个影响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一种物质。二是为什么这个影响会在伸长区两侧分布不均匀?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节课中,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如何分析多曲线的图示,之后,着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己来解读生长素两重性的两个实例: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思维,也让他们开口说话,锻炼了学生在生物学上的语言组织能力。
3.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塑造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大家都不会否认,一个个性十足、阳光灿烂、风趣幽默的教师会在他的课堂上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这一点对一个优秀教师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
以前我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个人风格太强的老师会不会把课堂常规给打乱甚至破坏了?现在经过这么多的感悟和思考,我觉得不会。教学常规和课堂秩序相信每个老师都会去遵守和维持,但是一个人的个人魅力,不在于他打破常规,在课堂上制造喧闹,而是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丰富多彩,眼神目光的关注期盼,语言组织的风趣幽默等等来创造出一个高效、有趣、令人深刻的课堂。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我深知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还太多太多,感恩学校能够给我一个成长自己的舞台,也感恩同组老师在教学经验传授上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会更努力!